第263节
去的那家医院已经不复存在,从市立医院附属分院变成了区医院,人员档案全乱了,1977年的出生记录也丢了,好在党还山凭着记忆也能找到刘彦直父亲的工作单位,近江市第三光学仪器厂。

  有这条线索就好办了,党还山查到了刘彦直所在的初中,为了便于监视这个克隆版的自己,他将党爱国转学去了这所学校,正好和刘彦直同班同位。

  在一次家长会上,党还山了解到了班里学生们的学习情况,出乎他预料的是,刘彦直的学习并不好,中流水准,身体发育也不是很冒尖,属于坐在第二排的男生,总之是个中不溜的孩子,甚至还不如党爱国优秀。

  这不对劲,克隆版的刘彦直应该是发育良好,智商超人的孩子,绝不会是这样。

  第三十五章 混沌的纠葛

  党爱国采取了最简单的排除法,他着手调查另一个主角姬宇乾,结果既在情理之中,又在意料之外。

  姬宇乾也是本市籍贯,1977年初出生,但是人生轨迹与刘彦直和党爱国截然不同,他是不折不扣的神童,一岁已经能背诵唐诗三百首,三岁能解二元一次方程,六岁已经掌握初中数理化,姬家早在数年前就随着姬父的调动搬走了,姬父原本只是地区行署的一个秘书,自从儿子降生以后运气就来了,被省委作为年轻后备干部破格提拔,三十岁就当上了省团委书记,后来又下基层干了一任市长,现在调往北京担任中央部委的正厅级领导,仕途无限。

  姬宇乾的传奇是捂不住的,同龄的孩子还在上初一,他就已经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了,是国家重点培养的未来科学家,他的发育也比同龄人早而强,十三岁就长到了一米七五,估计最终身高会在一米九左右,看电视上的姬宇乾,开朗大方,彬彬有礼,简直是梦幻一般的阳光少年。

  少年姬宇乾在电视节目上说,他的志向是做中国的牛顿、爱迪生,做一个改变世界的科学家。

  这才符合克隆版刘彦直的特征,党爱国的猜测成了现实,姬宇乾才是克隆版刘彦直,而刘彦直和自己之间,有一个人是真正的姬家儿子,因为克隆版是综合了刘彦直和姬家儿子的基因制作而成,在姬家环境下成长,形成了自己的体貌特征,和原版本的差距越来越大。

  党爱国决定静观其变,他能做的只有慢慢积蓄实力,就像当年那个党还山一样,利用对历史的熟悉迅速发家,掌控更多的资源以备不时之需。

  1991年,近江安太贸易公司成立,党还山出任总经理,公司业务范围很广,从走私小轿车到倒卖批文,从钢筋盘条到电煤车皮,从只要是赚钱的他就干,资本积累够了就买地皮,贷款买,不光买近江的,更多的是买北京上海的房子和土地。

  党还山从孤儿院收养了一批少年,按照情商智商分门别类,优秀的送去读大学,毕业后安排进党政机关工作,次一等的读完大学经商,走马云马化腾的路线,再次一等的送去参军入伍,或者读警校当警察,等这批孩子长到四十岁,基本都是各行各业的实权人物,这是党还山的长期布局,和当年那个党还山所做的如出一辙。

  两年后,中科大传来消息,姬宇乾成绩优异,提前硕士毕业,十五岁就被哈佛大学医学院录取,远渡重洋留学去了。

  党还山费了一番功夫,在美国安插了眼线,监视姬宇乾的发展。

  又过了两年,八月流火的季节,少年党爱国拿着一纸录取通知书跑进了党还山的办公室,气喘吁吁,兴奋无比:“爸,我考上了!”

  “考上了就好。”党还山很淡定,他知道儿子的学习成绩足以考上任何大学,即便考不上,自己也有能力把他送进去,所以填报志愿的时候自己根本没插手,全部让孩子自己选择操作。

  “清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