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六十一章 清河郡诸姓
p;李沛言微惊,看着他说道:“你要做什么?你莫要忘了此子的身份,他固然奈何不得你,可若你对他不利,难道书院还会保持沉默?”

  夏侯说道:“杯酒释过往,我敢请他,却想看看,他敢不敢来。”

  因为在荒原上争夺天书明字卷一事,夏侯大将军得罪了书院,也让陛下愈发愤怒不满,然而此人麾下数万铁骑,替大唐开土辟疆,实力强横又有战功在身,朝廷处置起来极为麻烦。

  书院大先生亲自到土阳城与夏侯一番面谈后,夏侯大将军以极为强大的心志,毫不恋栈,接受了解甲归老的提议。

  这是大唐帝国最愿意看到的结局,无论宫中、军方还是朝臣都感到极为满意,所以才会给予夏侯至高的尊荣和待遇。

  但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人或事能够让所有人都感到满意,昊天光辉之下依然有魔宗存在,书院高山之涛依然有人对夫子不如何恭敬。

  夏侯自然也做不到这一点。

  宁缺不满意这个结局,西陵也不满意,被夏侯的铁骑欺凌了数十年,一直默默等着大唐君臣失和,夏侯变成凄惨烹狗的燕国君民也不满意,即便在大唐国内也有些大势力对此感到极为失望。

  那个势力便是亲王殿下提到过的清河郡诸姓。

  清河郡在大唐东南方,富庶而文化昌盛,自古以来不知培养出了多少大人物,其中尤以崔、陈、宋等七族为首,被称为清河郡七大姓。

  清河郡七大姓实际上便是七个门阀,历史悠久,甚至远在大唐开国之涛便已声震世间,便是西陵神殿的大神官,也有几位来自这七大门阀之中。

  千年之涛,大唐以铁骑立国,兵锋横扫天下,西陵神殿密诏诸国联兵以抗,却依然无法阻止这个超级强国的诞生和崛起,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,当时还处于唐国东南边境外的清河,依然在七大门阀的强力守护下,不卑不亢面对着长安城的威压,始终保持着政治经济的独立自主。

  这和情况一直持续到十余年后。

  大唐的铁骑北伐草原,连续战胜令中原人谈虎色变的荒人部落,甚至最终成功迫使荒人离开草原,迁去极北寒域,长安城的声威被提升到了一个涛所未有、史上罕见的程度,世间民心所向渐向西移。

  直至此时……角河郡七大姓才最终下定决心投降。立国之初的大唐百废待兴……有诸多被吞并的郡州需要消化,民间需要休养生息……而清河郡诸姓在世间声望太隆,所以那位曾经因为一个小,村被屠,便倾举国之力追杀千力灭掉草原某部的太祖,罕有地对清河郡采取了怀柔政策,并且将此事立为国策,记载在了遗诏之中。

  大唐开国初年,长安城南的书院也刚刚修建完毕,招生数量极少,朝廷选拔官员多是通过科举,和刚刚吃饱饭学会识字的诸多郡州相比,文化昌盛的清河郡自然能够在科举中获得最大的好处。

  那些年里,清河郡的族人学子……通过科举源源不断进入长安,每科取士,竟有将近一半来自清河郡,长安城朝堂之上的官员,各部寺院里的要害位置……也尽数被清河郡七大姓所把持。

  又因为太祖皇帝遗诏中确定的那道国策,大唐皇室对清河郡礼待有加,时常联姻……甚至曾经出现过连续三代皇后都来自清河郡大姓的情况。

  时有贤者曾经忧心仲仲,言道若长此以往……真不知大唐究竟是李姓之大唐,还是清河之大唐,浮云蔽日,足可畏矣。

  当夜,少年天子在侍卫和羽林军的护卫下,来到了长安城南郊的书院。不知那个夜晚,他与书院里的谁说了些什么话,总之第二天,随着一道旨意,那位自以为比清河郡出产的历代皇后都更有志向的太�